修水客家人,主要从闽、粤、赣三角地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迁来修水落户的。最早称“棚民”。清雍正三年(1725)经朝廷允准,“耕山者概编保甲,有产者另立都册”,以“怀远”为都名登记编册,正式纳入当地户籍。怀远人即是修水的客家人。据1998年统计,修水客家人已繁衍至23051户,97801人,占全县常住人口13%,分布修水东南和中部22个乡镇。
客家人在修水,由于祖籍来历、风俗习惯和语言交流不同,在历史上与本地土著文化亦有区别。200多年来他们一方面保留着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方式、习惯、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居民中汲取养分,容纳所在地的民族文化精华形成独特的客家乡土风情。
客家人在迁徙和开发过程中,有着一种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新家园。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既尊重当地的宗教形式,又有客家的风俗习惯,敬祖睦族的观念十分突出。清康熙之后一批又一批客家人从广东、福建、赣南等地迁徙分宁落户,大多在山区搭棚而居,耕山种地。虽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而联合客家各姓族众,在黄港南坪桥修建规模宏伟的万寿宫,占地1000余平方米,设有戏台、酒楼、大殿、议事厅及厢房。大殿供奉江西福主许仙真君、吴猛、谌母及弟子等神像,常年香火鼎盛。成为全县客家人聚会、祀神、议事的活动中心而名噪一时。平常多笃信佛教,凡办丧事都请和尚诵经做法事。
客家人一贯重视教育事业,特别看重读书人。清雍正三年设立“怀远都”时,全县有客家万余人。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庭,往往集中全家族的力量培养子弟读书。客家在修水先后创办奎光书院、梯云书院以及三全、万兴、槐荫、映藜、明星等小学。大力倡办宾兴、创立华国堂。成立文昌季等,资助学子读书,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以后,才土客不分,融入地方教育一体。在历史上怀远人读书风气很浓,清代考中进士8人,举人75人(多数为武举)。陈宝箴、陈三立父子一家,“四代五杰”,即是客家的优秀代表。
客家人爱唱山歌,在音乐上保留着较为纯正的客家语本色,具有浓厚的古朴性;在艺术上、内容上基本保持着较为纯朴、清新的民间性。旧时,田头地角,屋场、山岗歌声常此起彼伏,成为客家人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形成独具魅力的风格。客家山歌多以号子、情歌、小调、风俗歌为主,内容广泛,即兴编唱,以增添乐趣,传递情感。如今,客家虽与土著文化基本同化,但爱歌山歌的习俗一直在民间流传。
客家人崇尚习武练艺。旧时是以武自卫,以武自乐,安全防范的最好方式。平常每到农闲季节,男青年多聚集于屋场或祠堂,弄棍舞棒,操练武艺。每到春节作为一项传统艺术,组织舞狮或十八般武艺、魔术到各地表演,晚清时尤盛。故清代以武艺中举者较多。如何市镇锯板桥村,武师戴仙家(1901-1967),自幼尚武,精练十八般武艺。拳击会“六主”、“三拦”、“火炮”、“总扣门”等套路;棍艺会“草里寻蛇”、“造腊”、“七下半”、“流水针”;跳跃双手可以握9个鸡蛋、9个碗,跳越数张方桌,碗、蛋不破不落地;能在一张方桌上演练数个小时艺术,如双狮、独脚狮等。并能推拿接骨,熟谙伤科医术,从艺一生,授徒250余人。
客家人看重自家方言,善讲客家话。与今闽南和广东部分县的客家口音相似。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如完整的入声韵尾。只要会说客家话,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便会视为老乡、自家人。旧有“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可抛荒、不可改腔”的祖训。凡家族内部祭祖活动,必须讲客家话,就连升学、中举、当官、经商,不论离家多久,回家也要改用客家话交流。平常在客家人内部都讲客家话,对外则用本地方言或普通话交谈。现今语言基本同化,但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客家语言仍继续存在。
客家人最重仁义,凡事讲究一个“义”字。即守望相助,崇尚节俭。旧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说法。在生活习俗上,客家妇女自古不裹脚,中老年妇女喜佩挂银项链,系腰裙,包头巾,裹绉纱,梳髻巴,带手镯。办喜事时,常以自编的丝线或棉线带子馈赠亲友.女儿出嫁不站斛桶,到男家下轿后,自己走进房门;生小孩向娘家报喜,送公鸡表示生男孩,送母鸡表示生女孩;庆寿做出头不做齐头,即61、71、81才摆寿筵请客庆贺;老人身故,多行土葬,在山坎边挖土洞,将棺木推进去,无封土堆,不占耕地。
客家人十分好客,凡婚姻喜庆或丧葬大事,全家族都参与办事。结婚,凡属至亲都要办接筵。请客送礼之风格外诚敬。居住在山里人家,只要有人上门,不论亲疏、生熟,逢昼留餐,遇夜留宿,相沿成习,成为客家一种风尚。
——《寻庐文化报》201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