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1月9日下午,秋天的北京秋高气爽,受中共修水县委派遣,我们一行三人在京手访了当年秋收起义的老战士、原工程兵部队司令陈士榘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司令部坐落在北就西郊,按照安排,我们一行三人一踏进陈士榘将军的会客室,只见一位身着革装的老者愉快地站了起来,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嘴里不停地说:“欢迎修水老区人民来访。”
陈士榘,湖北钟祥(今属荆门)县陈家集人,1927年入党,土地革命时期,先后任工农革命第一师警卫连班长,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参谋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作战科长,教导营长,参谋长,红三十军参谋长,代军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师参谋长,滨海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三野参谋长兼第八兵兵团司令员、南京警备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司令员兼特种工程兵司令员等职,参与指挥了“两弹一星”的指挥研制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我军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被誉为“工程兵大王”。
我们访问围绕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的革命活动进行。
陈老说:“修水地处罗霄山脉的北端,湘鄂赣三省交界处,那里山川奇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大革命时期受到革命的洗礼,有了党的基层组织,有了农民协会。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反革命势力尚未来得及对这里的革命势力进行摧残,因此,这里有很好的地理条件和较强的革命基础。
他接着说:“当时国民党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于1927年7月下旬从武汉出发,原拟乘船顺江而下经九江,去南昌参加暴动的。由于张发奎在九江布防,加之南昌暴动已提前举行,估计在九江不可能顺利通过,于是团领导决定部队在阳新黄颡口弃船登岸,准备翻越九宫山,经武宁、奉新去和南昌暴动大军汇合,到奉新时,得知起义部队已经南下,卢德铭等决定,部队到修水这个湘鄂赣三省均不管且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休整待命。”
陈老继续回忆说:“到修水后,为了麻痹江西省政储主席朱培德,并想从他那里获得一些给养和枪去弹药,部队对外番号称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并以此名义筹粮筹款,养精蓄税。
我们是9月9日开始起义的,起义前夕,师部和一团都换了旗子,旗上镶有镰刀斧头的图案和‘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每个战士还发了领带和臂章,臂章上也镶有镰刀斧头的图案。当时还有一首歌,我只记得两句,叫做‘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陈老侃侃而谈,他的思绪已经回到了半个世纪前历史的深处,他说:“秋收起义时,我在师部特务连当班长,记得师部驻扎在一个商会里,这个房子外面有一个院子和围墙,从一个石门进院了,再拐进去就是师部。起义前夕,我正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下站岗呢!因为这是从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改为镰刀斧头工农革命军的红旗,是我军的第一面军旗,所以印象特别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