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古称柴桑、浔阳、德化、曾一度为江州治所,又称江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明、清期间,九江刻印的几种地方志上都载有“江洲十景”。这十景是:匡庐叠翠,湓浦龙渊,虎渡波光,清风揽秀,齐云晚眺,甘棠烟水,浪井涛声,庾楼明月,栗里苍松,濂溪古树。由于历代兵灾火燹,有些景观已不得存在。近人根据现实情况对原十景中的“湓浦龙渊”、“虎渡波光”、“齐云晚眺”、“清风揽秀”等四景不大提到,增提“琵琶送客”、“塔影锁江”二景,这就是我们现在习称的九江八景。尽管上面提到的八景有不少今日也面目全非,不复存在。然而在九江的历史上确实存在着这八处名胜古迹。那时,不仅九江当地的文人士绅竞相传诵,就是外来的骚人墨客也慕名相访,并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今天我们略加整理,以餐读者。

匡庐叠翠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层峦叠嶂,黛翠常青,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游人。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数以千计的诗篇。由于庐山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属九江管辖;同时,又由于庐山矗立在九江的南面,九江在许多房屋建筑的大门朝南开,九江人“开门见山”,匡庐就很自然地成为九江的第一景。在九江看庐山山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从九江看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在九江看庐山云景:“芙蓉亭亭九一上,垒嶂腾腾涌波浪。”(明,胡虚白)尤其是泛舟甘棠湖上,欣尝湖中匡庐倒影,“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宛如一幅浓淡适宜的山水画。因此,大诗人李白路过九江时赞叹说:“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濂溪古树

濂溪即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周敦颐,字茂叔,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他一生多次担任过州县官吏,几次到过九江,游览庐山。他爱上了庐山的莲花峰和莲花洞,洞前一泓清泉与其故乡溪流颇为相似,他就取名为“濂溪”。嘉六年(公元106年)他筑书堂于莲花峰下(今十里铺附近)名“濂溪书堂,以备晚年定居,人称濂溪先生。熙宁四年(1061年)先生从广东调任南康军(今星子县),并将其母墓从润州(今镇江)移葬九江栗树岭(今国棉二厂东侧)。次年他便告退来到濂溪书堂定居和讲学。他在书堂前凿有莲池,种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他所著《爱莲说》一文中的名句。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周濂溪病故,葬于母墓左,其妻死后葬于母墓右。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由江州潘慈明扩建濂溪书堂,后经江州军守赵崇宪增修,并立有周敦颐塑像和《太极图说》碑刻。数百年来濂溪书堂虽几经兴废,一直延续到清代。

解放后濂溪墓区保存完好,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四周以石条彻成围墙,进门处立有石质牌坊,横额上该有“周濂溪夫子墓”字样。中间为墓冢。墓前有墓志铬墓后有《太极图说》等石刻。墓区古树参天,林木葱郁,溪水涓流,环境幽静,为九江一景。“十年动乱”期间,墓被全毁。

栗里苍松

栗里是陶渊明的故居,在今九江西南九十里柴桑山附近。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人。生于晋帝哀兴宁三年(公元365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

陶渊明从初仕到归田为时十三年。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他最后一次出仕彭泽县令,为官八十余天。一天,郡上派督邮来县检查工作。县吏要陶渊明热情招待他。渊明叹曰:“我不能为吾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即解除印绶,辞职回到柴桑故里。过着躬耕自食品生活。

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创始人,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现存诗为一二O余首,编为《陶渊明集》,对后世影响很大。

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元)陶渊明病故,终年六十三岁,葬于柴桑面阳山上(今九江黄老门公社大塘大队)。现存墓碑为清乾隆元年(1736年)所立。碑头刻“清风高节”四字,碑在正中直刻“晋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五柳先生传”、左刻“墓志”、“五柳先生传”、右刻“归去来辞”,墓冢完好。墓地附近原建有陶靖节祠,“十年动乱”期间被毁。一九八一年,陶祠移沙街重建。

在陶渊明故居的墓区,青山环绕,苍松挺秀,虬枝横空,象征着陶“不为五斗折腰”的气节,不与东晋门阀士族同流合污的高贵品德,为九江一景。

甘棠烟水

甘棠糊位于市区南面,因纪念唐江州剌史李渤而得名。原来只有一个湖面,称南湖。唐朝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渤任剌史期间,从湖中筑堤,长七百步,连接南北道路,便利于走,免除淌水之苦。提上还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势,便利灌溉。后人为感谢这位剌史,将外湖取名为甘棠湖,桥曰思贤桥。

湖中原有一土墩,相传三国时周瑜曾点将此墩,故名点将台。唐元和年间白居易作亭其上,名浸月。宋时周敦颐在甘棠堤上建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义而名烟水亭。后两亭俱废。明万历年间关督黄腾春重建亭于湖中土墩上,沿用“烟水亭”旧名。咸丰三年(1853年)又遭兵毁。现存亭为晚清古怀和尚募修。旧时,文人雅士常沽酒一壶,泛舟湖上,观两岸烟笼碧柳,雾罩亭榭,怡然自乐,是为九江一景。

今天,甘棠湖更是绚丽多姿,朱栏依匡山,“两园”花木秀,甘棠堤上柳成行,烟水亭边游艇飞。清晨甘棠湖上雾缭绕,环湖浣女笑声喧,夜晚环湖光倒映湖中,与天上繁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