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南康镇,背倚巍巍匡庐,面临浩瀚鄱湖,地理位置,绝险称雄,古称“南国咽喉,西江锁匙”,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相国张齐贤上凑朝庭就邑置军后,南康镇就成为统辖星子、都昌、建昌三县的军治所在地。从此以后名贤大儒受命来南康为官仕宦者甚多。比如,宋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就是其中显赫的一位。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湖南道州(今道县)人,谥号元,世称周元公,濂溪先生。少年敦颐,智力超群,聪明过人。五岁时,他将住宅周围的五处土墩分为金、木、水、火、土。十四岁时,他筑室月岩读书而悟“太极”。十五岁时,他因父亲去世随母至汴京,在舅父龙图阁士郑向指导下,潜心于学。弱冠之年,他试任作监主簿,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后来出任分宁(今修水)主簿、南昌县令、虔州(今赣州)通判、知南康军(今星子)等职。他知南昌县时,有次路过江州(今九江市),顺游庐山,至北麓莲花峰下,在石桥塘看见一条小溪从莲花洞中蜿蜒而出。清澈的溪水上面飘浮着片片落英,悦耳的泉声使他想起了自已故乡的濂溪。他情不自禁地取下头巾,脱掉鞋袜,象孩提时代一样,在溪水中嬉戏起来,乐不思返。于是他在这里筑造了一座书堂,作为自已不仕后的终老之所。到了晚年,周敦颐在江南广东等地任职,由于身体不适,遂有退隐之意,因此倍加思庐山脚下的青溪和溪水边上的书堂,因此向朝庭提出了要求改知南康军的请求。

熙宁四年(1071)八月,金桂飘香。周敦颐如愿以偿,赴任南康。南康古镇从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儒学大师。现在南康镇上的周瑜点将台就是当年周敦颐的衙署所在地。洞门上一幅清代刘方溥撰写的对联中,也铭记着他的名字。“曾是名贤过化,前茂叔,后考亭。我亦百姓长官,且试问催科抚字。纵使绝险称雄,背匡庐,面彭蠡。谁作一方保障,敢徒凭形势山川?”

周敦颐主政南康后不久,就在衙署东侧凿池引水,种植莲花,取名“爱莲池”。他把自已的住处取名为“爱莲堂”,并在此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文《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周敦颐用清淡的色调、抒情的笔触和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勾勒出了三种优劣不同、高下有别的形象。通过评菊花,抑牡丹,赞莲花,褒贬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从而歌颂了“君子”不与恶势同流合污、纯正坚贞的高尚人格,表现了他自已不慕荣华、不图名利、不入世俗、恬静寡欲的生活态度和耿介孤高的品性,讽刺了当时社会上追求功名富贵的庸俗之辈。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形象,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代,都是有积极的意义。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周敦颐亲手开辟的爱莲池,九百多年来,经风历雨,屡遭兵燹,数度废兴。据清同治《星子县志》记载,明成化八年,知府曹凯在池上重建了亭子,池内有之字桥相莲。明嘉靖初年,知府曹宗元重建,久之倾圮。嘉靖四十五年,郡守张纯又整茸一新,重刻《爱莲说》于亭内。清咸丰三年,毁于兵燹。咸丰八年,府署幕僚赵廷楠、吴承昭在其旧址上修造了小屋,久之又废。建国后星子县人民政府曾拔出专款进行修茸,加固了四壁,清除了淤泥,改造了池底,整个池子呈正方形,约320平方米。池子正中为64平方米的石砌平台,台上修建了一座古趣盎然的观莲亭。青石桥连通南北两岸,南边是“一”字桥,北边是“之”字桥。近年,随着南康名都广场的开发建设,保护开发文化古迹爱莲池工程又将启动。根据设计规划,将爱莲池列为南康镇的重要文化景观,与周围的点将台及新开发的房屋和谐一体,扩大现有规划范围,恢复裙墙、亭阁,修建环池碑廊,优化水质和土壤,引进优质莲种。过不了多久,爱莲池又将名珠去垢,重放异彩。炎炎夏日,一张张荷叶就象一把把撑开的绿伞,一朵朵荷花竞相开放,一只只青蜓上下飞舞,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沁人心脾。漫步爱莲池畔,那是多么惬意啊。

熙宁四年十二月,周敦颐在即将辞去知南康军之前,还作了一件大事,把他母亲的坟墓迁到了庐山脚下。他母亲郑氏原葬于润州丹德县(今镇江市)舅父郑向之侧,因水坏墓道,遂迁至庐山北麓清泉社三起山(今莲花乡粟树岭)。郑氏夫人墓志铭是由周敦颐的好友清化县尉撰写的,全篇构思缜密,行文流畅,共计345个字,其中有周敦颐的一句话:“吾后世子孙,遂为九江濂溪人。”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热爱庐山这块圣地。

熙宁五年(1072),周敦颐辞去知南康军职后,遂退居濂溪书堂,一边休养一边讲学。他掾南安(今大余县)时收受的学生程颢和程颐也来到濂溪书堂继续受业。虽说周敦颐是退居山北,却常来山南归宗寺,拜谒高僧佛印禅师,相与参禅讲道,以致后来与佛印一道缔结了青松社,请佛印做社主,并将归宗寺东侧的小溪命名为鸾溪。在溪上造桥,名曰鸾溪桥。一时江右名士,名僧大儒,云集鸾溪,引禅说儒,盛况空前。某日,周敦颐曾问佛印道:“天命之谓道。禅门何谓‘无心是道’?佛印说:“疑则别参。”周敦颐道:“参则不疑,毕竟何以为道?佛印说:“满目青松一任看。”周敦颐有所省悟,一日,忽见窗前草生,乃曰:“与自家意思一般。”于是周敦颐作偈以呈佛印曰:“昔本不迷今不语,心融境会豁幽潜。草深窗外松当道,尽日令人看不厌。”周敦颐之偈,义理即为他所创立的唯心理学,与佛理有相通之处。现在的鸾溪依然环境幽静,潺潺流水,晶莹剔透,翠竹森然,古木参天。

熙宁六年(1073后)六月初七,周敦颐病逝。墓葬在濂溪书堂北五里的粟树岭下,位于他母亲坟墓之侧。好友潘兴嗣作墓志铭,妻兄蒲宗孟作墓碣。潘兴嗣在墓志铭中写道“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取志,薄于缴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淳熙六年(1179),即周敦颐死后106年,朱熹知南康军。真是历史的巧遇,这位周敦颐学说的忠实继承人怀着对先师的崇拜之情,遍访周敦颐在南康的遗迹,然而先师当年的房屋和陈设荡然无存。为追思周敦颐的功德,朱熹决定修复爱莲池,树一块爱莲碑,刻上《爱莲说》全文,并把《太极图说》写到墙壁上。正好这时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从九江来到南康,并赠给朱熹一份周敦颐的手稿。淳熙六年八月,朱熹亲笔为爱莲堂题写了“爱莲”匾额,在爱莲碑的背面还作了篇记。从此以后,朱熹抚政之余也常来到爱莲池旁,并以《爱莲池》为题,写了一首诗: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丈是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寻庐文化报》200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