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席,顾名思义是指以鱼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宴席。宴席的菜品,不论是冷碟、热炒、大菜、羹汤以及点心馅料统统皆以鱼、虾、蟹鳖为主料烹制而成。在我国,全鱼席多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其他地区亦有特点不同的全鱼席。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烹饪篇)》介绍:全鱼席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不同种类的鱼制作各种菜肴组合而成,如楚乡百鱼宴、松花湖鱼宴、浔阳鱼席子、巴陵全鱼席、重庆全鱼席、雅安全鱼席、松花江三花鱼席、侗家鱼席、太湖鱼宴、湖洲百鱼宴等;一类是只用一种鱼为主科,制出冷热菜肴、羹汤面点,如南通无刺刀鱼全席、两淮鳝鱼席、武汉鮰鱼全席、汉川鲤鱼全席、沔阳青鱼全席、鳜鱼全席、赫哲族鳇鱼宴等。在后一类鱼席中,如果主料选的是鲤鱼或鳝鱼,又被称作“全龙席”,这与“鱼龙变化”的神化传说有关。
我国以鱼为馔,最早用文字记载的始见于《诗经》。也就是说,早在三千年前,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以鱼为宴的文字记载。如《陈风》中的“衡门”写道:“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又如《小雅》中的“南有嘉鱼”写道:“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宴)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宴)以衍……”等都是将鱼做菜以自食并接待宾客。据史料记载,宋朝以后的辽代,其君臣曾大肆摆过“头鱼宴”;青末民初的《清稗类钞》一书中也有关于举行“鳝鱼席”的记述。
九江市地处江河湖泊之浜,鱼类资源相当丰饶,品种繁多,水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从修水县出土的网坠考证,原始社会时,这块地方就有人从事渔猎生产。唐代的王勃在其《腾王阁序》中写道:“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浜。”彭蠡即今日的鄱阳湖。可见唐代时在鄱阳湖以渔为业已相当繁荣了。《星子县志》记述吴守为的一首诗云:“渔人湖上阵鱼丽,结队连舟十里围。击楫鸣榔同战鼓,烟蓑雨笠是征衣。水廉钻破金鳞窜,浪锦翻开玉鬣飞。网撒网收循序进,回来较胜猎禽归。”写的是捕鱼的繁忙景象。在九江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鱼当然也就成了人们饮食生活中的重要食品了。特别是历史上的多次洪水大灾,遍地水茫茫,灾民们无以为食,唯一只有以鱼为餐了。因而在九江地区以鱼做的菜特别多,特别好吃。大约在三国时期,九江便有了专以鱼为席的酒宴了。
鱼席的烹调技术要求比较高,制作比较瑾。由于鱼的质地大多软嫩,含水量较大,因此烹调时的火候控制要求很高。制作鱼席除了在技法与味型上多动脑筋外,在菜式的组织搭配上要变换花色,在造型上要依靠娴熟的刀工。例如将一条青鱼既可以制作出鱼片、鱼丝、鱼丁、鱼泥、鱼丸、鱼粒、鱼糕等,还可以通过剞刀进行氽炸,使之成为松鼠、金狮、葡萄、菠萝等不同的形态,再加上恰当的火候、不同的调味,便可以烹制出许多风味独特、令人垂诞的美馔佳肴来。
九江历来商业贸易兴旺发达,商贾云集,因而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饮食风俗和不同的烹饪技艺,并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烹调方法的地方餐馆。其中以鱼做的菜更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应有尽有。《浔阳鱼席》(亦称《九江鱼席》)便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形成并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的。
1984年1月5日至8日,在九江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量最多的“九江地方传统名菜表演大会”期间,以著名老厨师廖济彪为首的《浔阳鱼席》研制小组,用精湛的技艺创制出的《浔阳鱼席》博得各方称赞。中国食品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九江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均现场采访,争相报道。随后,香港大公报亦作了转载,轰动一时。这次《浔阳鱼席》的重头菜是著名厨师曹俊新烹制的“叉烧桂鱼”和刘学昌烹制的“糖醋桂鱼”。作为“浔阳鱼席”观赏性的艺术菜,一是联群饭店青年食品雕刻师曾宪才创制的“浔阳四景”(烟水亭、琵琶亭、能仁古塔和浪井)将古城浔阳名胜古迹浓缩在餐盘中与八个冷拼围碟摆放在一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一是浔庐餐厅青年厨师解建华为庆祝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上荣获团体冠军而精心制作的艺术拼盘“什锦金杯”更使鱼席上锦上添花,格外引人注目。
——《寻庐文化报》2008.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