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梨落英时节,正是杜鹃开初。清明的风,伴我寻访追求清净的大师,一代佛教领袖慧远。
大师卓锡最久、最著名的是庐山东林寺。但早期弘法,曾经卓锡黄梅,却鲜为人知。
从黄梅至小池、九江方向,出县城七八公里,路南是徐密村,有个柘林寺。寺不算高,却曾住过高僧;庙不为大,和尚却大。
《黄梅县志》载:“柘林寺,远公所建。初建寺于港北,属张家湖。明永乐年间,敕赐护国寺。后迁港南,属黄连镇,改称柘林寺。”
远公何人?《高僧传》载: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俗姓贾,法名释慧远,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历史上著名高僧之一,净土宗的开山祖师、创始人之一,庐山白莲社的创立者,是佛教一代领袖。
穿越湖面一样平坦的大片田垅,柘林寺就在古代叫黄连镇的张家湖边。汉代,张家湖应属寻阳县地面。这里有一条宽阔的大港,东晋时为大雷池范围,连接太白湖、张湖、龙感湖,是长江主汊道的“北江”,也叫大雷水。帆船时代,南北往来的船只,就航行在这条大河上。柘林寺就坐落在“北江”边。东晋慧远为何建寺于此?
慧远大师出生书香之家,少年时为儒生,勤思敏学,精通儒道,旁通老庄。二十一岁出家,师从高僧道安,立志高远,卓尔不群。二十四岁讲经,采以格义方法,令听众清楚领悟。道安称赞“使道流中国,其在远乎?”在襄阳协助道安建檀溪寺、甘泉寺。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前秦攻襄阳,道安被带往长安,弟子星散,道安遣慧远南下。慧远先住荆州上明寺,后南行在鄂州建寒溪寺、古灵泉寺,早已清名远播。之前,慧远素与师兄慧永相约共往罗浮山。慧远为道安所留,慧永只身先往,至寻阳为刺史陶范所留,居庐山西林寺。当慧远及慧持、弟子昙邕等遁扬子江南下,到达寻阳(汉置寻阳县,时东晋温峤将军将县治迁往江南已六十余年,寻阳故城在今黄梅县西南蔡山附近)张家湖,见后河“北江”汩汩东流,古雷池一望无际,地阔天高,赞叹不已:“若在此开辟道场,实属难得。”于是慧远四方募化。远近百姓早闻远公德高望重,尽力布施,建成柘林禅寺。是年慧远年俞五旬,气度端庄,举止落落大方,在柘林寺任方丈,弟子昙邕为监院。
大雷水滔滔不绝,日夜东流。当时的柘林寺,朝拜香客络绎不绝。每逢法会讲经说法,更是人山人海。五月端阳,僧人参加划龙船,两只龙船满载僧人,三栋四十八间殿堂庙宇里还有一半和尚未上船,足见柘林寺兴盛。
古老的岁月,让港北柘林寺无迹可寻。港南重修的大雄宝殿、祖师殿,用今日的眼光看,规模不甚宏大,加之后来慧远大师住庐山日久,江南东林寺声名渐涨,江北柘林寺渐弱,以至正史竟然无载。遥想当年,柘林寺在先,大师德隆足下这方凤凰灵地,背靠芭茅紫荆山,面向北江古雷池,心意高远,是否更合出家人脱离尘俗、遁世修行的志向呢?
慧远大师离开黄梅柘林寺后,前往庐山访慧永师兄。见庐山清泉潺潺,西林清香满谷,感慨“庐山闲旷,足以息心”,便在西林寺旁筑龙泉精舍。江州刺史桓伊为其募修东林寺。从此,大师在庐山修身弘法,著书立说。《庐山记》载:“远师居庐山,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过虎溪,虎辄鸣号。当时大儒陶渊明、道界领袖陆修静与慧远,堪称儒释道三家高人,常聚虎溪。慧远尝送此二人,与语相契,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世传《三笑图》。慧远弘扬出世清静,因而与外界隔绝,以保持自身的清静。便是皇帝经过,也称疾不肯出山迎见。学戒持戒,培养僧格,绝不犯戒,直至生命最后。形成一代佛教领袖的独立品格与博大胸襟。
《晋书》载:“慧远住庐山东林寺时与陶渊明为友,曾相偕渡江到黄梅”。慧远与名士刘遗民、雷次宗等十八高贤结为莲社,共期理想,开结社念佛之宗风,吸引了当时知识精英弃世遗荣,“依远游止”,后发展为一百二十三人。
塔院森森,今日水乡田园阡陌,池塘成片,湖区村庄错落有致,感一代宗师当年威严博学、大德高风,一生卓有建树。莲社僧团制度,成为南北僧尼的楷模,普遍尊崇。遣弟子西方取经,又组织高僧译释多宗经典,使佛学得以在江南广泛流传,庐山成为与长安逍遥园南北呼应的佛教中心。在般若学上,慧远提出“法性论”,禅定见佛,教化社会,纯洁人心。慧远的“三报论”,是中国佛教因果理论的基石,为人们道德修养自觉,起到化世导俗及精神慰藉作用。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同存异,得到当时王者的遵循。中外僧俗,可谓望风遥仰。
东晋义和十二年(416年),慧远卒于庐山东林寺,遗言将尸体“放于松林,同于草木”。四众弟子奉葬西岭,寻阳太守修建坟墓,著名文士谢灵运为其作碑文,以铭其德。慧远大师德业广被,自晋至宋,历代帝王谥号追荐多达五次。唐代谥“辩觉大师”,宋代谥“圆悟大师”。
玉阶莲台,寺院清幽,无闻远公昔日妙音。柘林寺至今存有“犀牛望月”石刻。清代乾隆皇帝御笔“柘林禅寺”匾额,是重要文物鉴证。慧远大师在黄梅(当年的寻阳北江)开创的佛教文化,“灵性”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