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南麓,金轮峰下,一帘汹涌如雪喷飞泻,转瞬间又化作缕缕轻烟,如絮如尘,令人陶醉,这便是玉帘泉瀑布。

玉帘泉发源于美丽的石镜峰,一圆石悬崖明镜照人,谢灵运有诗说道:“攀崖照石镜”。关于石镜峰还有一段动听的传说。相传石镜峰顶,有一枚光鉴明亮可以照人的圆石,这块圆石便是玉真仙子梳妆用的宝镜变成的。一天,玉真仙子将宝镜挂在石镜峰梳妆,这时镜里出现了庐山山南秀丽的景色,赏心悦目,于是玉真仙子高兴地跑去邀请众仙女们一同观赏,谁知宝镜不见了,变成了嵌在山崖的一块圆石。圆石光亮无比,光彩夺目,山中行人,飞禽百兽,盛开的鲜花都来这里照影,可就是取不走,当地群众就把这座嵌有宝鉴的山峰命名为“石镜峰”,山有溪水称为“石镜溪”。

由归宗寺向东北行五里便到玉帘泉,这里石岩高峭,围立如城,景致别样,泉水经岩石而来,纵数百丈,横阔八九丈,瀑布悬泻,如垂一幅水晶帘,明净如玻璃,故称为“玉帘”。有石桥石室,皆天然景物,不假人为。过桥,坐在潭侧,观赏这幅图画,极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清邵长蘅《玉帘泉记》描写瀑布写道:“如急雨,如溅珠漩雪,已注潭,复激射,倒跃上五六尺,然后折而去,泉旁石壁横展数百丈,若列屏,丹碧渲染之”。周围景色也十分迷人,当太阳高高照在树上时,光线正射向玉帘泉,玉帘泉在太阳的照射下,象玉玦,象折断的彩虹,青绿各半,然后变成五色珠玉的光彩,景致奇绝。书法家王羲之就是被这“悬瀑如散丝,随风悠扬,堕潭无声,最为轻妙”的景色迷住,于是筑室建屋在瀑布旁,以期分享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清代文学家曹龙树称“论庐山泉境之胜,此为第一”。但因生在密林幽谷中,人迹罕至,不得出名。邵长蘅也为玉帘呜不平,感叹山水虽然优美,然而是出名还是被埋没,还要靠时运,还要靠人去扬名。其实对对人生来说,何尝不也是这样呢?

谷帘泉由陆游品为“天下第一泉”,但究其风光景致而言,当数玉帘为先,所以曹龙树《谷帘泉》诗云:“茶经品味应推一,形胜还须让玉帘”。凡是到过玉帘泉的人们无不为玉帘景色陶醉。黄山谷曾游览石镜峰、玉帘泉,并刻石“石镜溪”三字,明代赵志皋题,邹元标书“玉帘”石刻,引人注目。清曹龙树因玉帘泉不为人知,不得与瀑布谷帘齐名,特表以诗:“清悬玉泊自天开,高挂金轮百丈嵬。镇日不教人捲起,初春每误燕归来。月垂钩影萝垂带,飞挟虹光响挟雷。瀑布谷帘名籍甚,请从此处品泉魁。”

——《文化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