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的简称。它的组建,是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历史背景下,继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是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支抗日武装。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中共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后,玩弄“北和南剿”的阴谋,企图利用中共中央尚未恢复与南方游击区联系之机,调集大军消灭南方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军对南方游击区的大规模“清剿”,直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才被迫逐渐停止下来。
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使全面侵华战争急剧升级。国民党正规军纷纷调往前线战区,对南方游击区的“清剿”已力不从心。“剿”灭南方红军游击队的目标未能实现,又没有力量继续“清剿”下去。这时,蒋介石只好实施改“剿”为“抚”的方针,企图把南方红军游击队收编为国民党的保安团。
当时九江的红色革命区域主要有:包括修水、武宁、瑞昌在内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和包括湖口、都昌、彭泽在内的皖浙赣革命根据地。
一、九江地区的新四军组建的概况
中共湘鄂赣省委从各种渠道陆续了解到中共中央关于时局的主张,便向国民党当局发出停战议和,携手抗日的信息,并作好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的准备。经过反复谈判,挫败了国民党当局的“收编”阴谋,湘鄂赣边区实现了国共合作。但因对中共中央的政策缺乏全面的理解,在谈判中允许国民党派人到红军改编后的部队任职,经中共中央指出后,及时作了纠正。湘鄂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湘鄂赣抗日第一游击支队,同时在修水马坳设立了抗日军修水通讯处。新四军军部成立后,正式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抗日军修水通讯处亦改称新四军修水通讯处。1938年2月10日,一团告别了湘鄂赣边区的父老乡亲,开赴抗日前线。因新四军在嘉义设立了留守处,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改为修水中心县委。
中共皖赣特委从各种渠道得到中共中央有关国共合作的精神后,发表了《告皖赣同胞书》,申明红军游击队为抗日御侮,主张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呼吁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在谈判中,皖浙赣边的红军游击队不受诱骗,坚持原则,顺利地下山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坚持都(昌)湖(口)彭(泽)根据地斗争的红军游击队160余人,告别家乡开赴浮梁瑶里,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第一大队。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后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大队编为第二团第三营七连。不久,在都昌设立了新四军都昌留守处。
1938年2月28日,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密令各县称:本省各级共党部队,业已奉命改编,月底以前完全开拔离赣,仍有假借共产党之名活动者,“亟应严厉裁制”。国民党都昌县当局借故构陷,于4月6日派兵突然袭击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留守处主任田英等被俘后被枪杀。留守处被捣毁。
二、九江地区的新四军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概况
同新四军的各个组建地区不同的是,在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后,九江是新四军又回到老家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地方,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新四军组建并开赴抗日前线后,九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同日寇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和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七师、五师就先后深入九江地区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武装斗争。
1937年冬,共产党员周静轩根据中共东南分局的指示,回到家乡彭泽开展抗日工作,秘密成立了中共彭泽特区委。周静轩和老红军商群(安徽无为人)以“抗日救国会”为基础,成立了100多个“抗日十人团”,联络群众,宣传抗日。1939年10月,商群与新四军第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黄育先取得联系,将“抗日十人团”编为江北游击纵队第18中队,后改编为游击纵队司令部警卫连。11月,周静轩和商群在彭泽正式组建“沿江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商群,政治委员周静轩。沿江抗日游击大队在彭(泽)、宿(松)、望(江)湖区抗击日寇,扩大抗日队伍。1940年春,根据赣北特委指示,中共彭泽特区委改为中共彭泽边江特支。1940年5月,得到壮大的沿江抗日游击大队,奉命改名为长江游击总队。
1941年8月中旬,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在团长林维先的率领下挺进江南,与长江游击总队会师。长江游击总队在挺进团的协助下,进行了整顿。长江游击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七师独立团。商群奉命返回彭泽另行组建了彭泽独立大队。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围攻,挺进团、独立团被迫北撤。彭泽独立大队在商群的领导下,留在彭泽坚持斗争。1943年3月,新四军第五师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郑重率挺进18团进驻彭泽,与独立大队会合,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沟通了新四军第七师与第五师之间的交通线,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先后成立了中共彭泽工委、中共宿望工委、中共彭湖工委和中共彭至(德)工委。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江边大工委(后改为彭泽大工委)。各工委分别成立了作为政权机构的军民联合办事处。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壮大,除主力挺进18团外,有六支武装大队和群众武装。到1944年底,彭湖边根据地扩大到彭泽、东至、湖口、宿松、望江等县,纵横百余里,人口达30余万。
1942年4月,隶属新四军第五师的鄂皖指挥部组建新四军赣北挺进大队,飞渡长江,直插瑞昌赤湖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短短四个月开辟了从九江西部到湖北阳新东部横贯瑞昌北部的广阔游击区。8月,赣北挺进大队因执行新的任务,奉命调回江北,改编为黄(梅)广(济)独立营。
9月,鄂皖指挥部重新组建新四军江南抗日挺进支队,继续挺进瑞阳边区,与挺进鄂东南地区的新四军第五师第14旅互相配合,并肩战斗,很快就巩固和发展了瑞阳根据地。与此同时,组成四支精干的武装工作队,分别插入马路南、马路北、赤湖和横立山四个战略要点,打击日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使四块根据地联成一片。1944年7月,经中共鄂皖地委批准,成立了瑞阳边区排沙中心乡民主政府,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到1945年7月,江南抗日挺进支队由原来的一个连扩为四个连。
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先后活动在鄱阳湖东西两侧的彭湖边根据地和瑞阳边根据地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第七师挺进团和独立团、第五师挺进18团、赣北挺进大队、江南抗日挺进支队等各支部队对日作战大小近四百余次,消灭日伪军1500余人,瓦解伪军7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建立和确保了新四军七师与五师之间的交通线。
抗战胜利后,为了配合国共和平谈判,各部分别奉命北撤。
1945年9月19日,新四军江南抗日挺进支队奉命撤到江北蕲州镇进行整编,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长江独立第三旅第六团。
1945年9月,新四军第五师挺进18团奉中原军区命令,北渡长江到湖北黄梅集结。12月编入中原军区独立第二旅。彭湖边的抗日武装也随同挺进18团一起北渡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