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世纪初期,西方人不仅发现庐山这座清凉秀美的名山,是一处极好的旅游和避暑的胜地,而且还是一个“纯良难得之教育环境”。于是牯岭(即庐山山巅地名)出现了三座著名的外国学校,即美国学校、英国学校、法国学校,从此,为庐山教育史增添了新的内涵。说起美国学校,人人皆知,再说英国学校,大多数人觉得陌生,因为,在这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学校的名气像当年学校的钟声一样,在渐渐地消失湮没。然而,还有不少人和单位关心这座学校的来历。据说,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有海外客人来庐山寻访母校    英国学校,他们对这座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弄清英国学校的人文历史,笔者多年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终于发现其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办学之初

    英国学校位于牯岭普林斯顿路(当年的外文路名)20号,解放后改为普林路9 1号,现改为1 1号。原为“英国驻沪土地投资有限公司”,于清宣统三年(1 9 1 1年)创建,三层英式楼房。院子南端出口处,至今有一对高2.5米的石门柱,其中一个石柱上刻有“20B”门牌号,清晰可见,至今,它保留了当年的历史痕迹。

    主楼坐东朝西,每层面积为460平方米,主楼旁还有楼房3幢,面积不清,均为石构建筑,初建时屋顶铺盖石板瓦,后改为铁皮瓦,一时成为牯岭最为显赫的西式建筑。主楼最大的特色,在于屋体构建外观,庄重而静雅,富有典型的英国拱券式风格,具有鲜明的层次美。它的屋顶是两大两小徙坡披水,“两坡”均在下段转为弧形,屋顶披水上又构建了长排宽大的老虎窗,主楼正面明显有欧洲古建筑风韵,显得非常气派、高雅,为庐山的外国建筑精品之一。  

办学之前,房产所有权属“英国驻沪土地投资有限公司牯岭办事处”,后改名“牯岭土地投资公司”,由英人甘约翰任总代办。另3座楼房由公司开办“牯岭暑期旅社”之用。民国九年(1 9 2 0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发现牯岭,自古享有“道德教化”之地和“教育名山”之殊荣,想在这块宝地上办学,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于是他亲自到上海、汉口向有关教会倡议。从此,引进英国驻沪基督教会在牯岭办学,将“牯岭土地投资公司”4幢房产收购。于民国十年(19 2 1年),由牯岭大英执事会和基督教会各团体(英国循道会、圣公会、北长老会)共同组建,创办牯岭英国学校。办学目的,为避免在牯岭的英籍子女荒废学业,利用牯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创华中第一所英国人在华办学的先例,供在牯岭常住的英国人子女就学,同时接受在牯岭的欧、美国籍的子女入学,按照基督教教义的要求,也吸收在牯岭的中国籍基督教信徒的子女入学。一时间中外学子相处融洽,颇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正式办学

    建校后,正式兴办小学部、中学部两级体制,是一座较完备的教会学校,开始有各类学生200余人,分走读和住读两类。首任校长霍必德,据说当时他是英驻华总领事霍必澜的兄长,由传教士乐民乐主持教务,系英驻汉口领事馆选派,学校员工多为循道会从教会中选聘。初期有教师1 6人,其中外籍教师11人,中籍教师5人。当时学校凭借教会的丰厚财力,校内各项设备较为完善,有教室、膳厅、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体育场、学生寝室等。课程设置有圣经、外文、华文、历史、地理、算术、音乐、体育等。学校经费来源:(1)英国教会各团体之捐款;(2)英国驻沪、驻汉领事馆之捐款;(3)每年暑期利用校舍办旅社之所得;(4)学生交纳之住读费。随着学校影响逐渐扩大,来自各地的英、美、法、德籍子女就学日多,学校气氛一时更显隆重,使英国学校成为英国人在华中一带的重要学府。

走过曲折的道路

    民国十五年(1 9 2 6年),因北伐战乱,加之汉口、九江等地政府开始收回外国租界权。从此,外国人渐渐离开牯岭,英国学校随之停办。校舍改由牯岭大英执事会办“牯岭暑期公寓”,主要接待外国来华人士到牯岭避暑。民国十六年(1927年),中国政府正式收回牯岭英国租借地。根据当时中方收回外国租界的政策规定,在收回牯岭英租界,撤销外国人的行政管理权时,除教堂、学校、医院、教会团体的房产仍由英方教会管理,其他房产移交庐山管理局接管。因此,牯岭大英执事会在英国学校开办的“牯岭暑期公寓”立即停办。继续开办教会学校,这次因为英国人和其他外籍人在庐山的子女较少,学校的大门必须对中国籍子女开放。虽然学校性质不变,但办学方法对原英国学校的一套规定进行了改革。首先定校名为“庐光中学”,其次正副校长由英籍校长吴板桥、中籍校长许秉源担任。再次,学校师资以中国籍教师(信仰基督教)占多数,英籍教师占少数。学校课程以设中文、英文、地理、历史为主,圣经课减少。由原每周1—6日改为1、3、5日上课,学校以“诚”、“勤”、“爱”为校训。对学生进行德才教育,逐步形成了严谨激励的校风。至民国二十五年(1 9 3 6年),经省教育厅通知由学校腾出一幢校舍,租给南昌葆灵女中办学。1 9 3 7年后,抗日战争紧急,葆灵女中迁走。

赛珍珠在牯岭任教

    从英国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他们散布在世界各地。据早年庐山一小校长和老师们介绍,每年都有不少原英国学校的学子来寻访,他们来到校外,环校细看,总是依依不舍离去。2002年7月,镇江市人大、政协、旅游局、文化局有关人士专程来庐山,了解考证赛珍珠曾在牯岭英国学校任教的情景。从此,我们也了解到,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人物赛珍珠女士,于民国十二年初(1 9 2 3年)同丈夫从宿州来牯岭,随即应英国学校聘为教师,继在牯岭任教二年。3 1岁的赛珍珠除去在学校教书之外,还为都约翰办馆老总当过翻译。因为她的汉语极好。那些年,她正当风华正茂,牯岭有许多人经常看见她,称赞她天资聪慧,长得很漂亮,高高的个儿,苗条的身材、白白的皮肤、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喜欢联系群众。

    这一期间,使她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而撰写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她的另一部名著《母亲》也是以在镇江、牯岭、宿州生活多年所了解的社会民情为题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写出了贴近生活、贴近民情的名著。

恢复教会学校

    抗日战争初期,据说,当时日方大使馆通知牯岭外侨,凡属英、美、法、德、意等国在牯岭房产,只要在屋顶上用油漆涂上这些国家的国旗为记号,日机即不予轰炸或扫射。为此,“庐光中学”校长决定,为了防止日机轰炸,无奈在学校屋顶上和四周墙壁上用油漆涂上英国国旗。结果,日机对牯岭疯狂轰炸其他建筑物时,英国学校免遭日机轰炸的劫难。至今,英国学校大楼后墙上所留英国米字旗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庐山沦陷后,日伪政权利用英国学校校舍继续办学,改名为牯岭特区中学。抗战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 9 4 6年),由江西省庐山管理局接管,办“江西省立庐山中学”,入学人数,最少的年份有200余人,最多的年份达400余人。首任校长由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程世奎兼任,常任副校长由庐山管理局委派符恺元担任。随后,委派管理局主任秘书李树成、庐山图书馆馆长刘伍夫等人兼任。其教学活动一直较为正常。从此庐山中学脱去了教会外衣,结束了教会的束缚.成为一所由政府管辖的公立学校。

建立公立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从1 9 4 9年开始,庐山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庐山中学和全山人民一起终于迎来了东方的黎明。庐山军管会开始接管了“江西省立庐山中学”继续办学。校长由军管会负责人方述才兼任。1 9 5 0年春,成立庐山管理处,不久,接九江专员公署通知,将庐山中学定名“江西省立庐山中学”,并任命庐山管理处处长沈坚兼任校长。历史风云难以预料,1952年春,根据省教育厅的通知,将“江西省立庐山中学”改办“江西省林业学校”,并于同年秋季将省林业学校与赣南林业学校合并,迁往赣州。空出的庐山中学校舍,由庐山管理局将庐山小学迁进了原庐山中学校址(即英国学校)。此后,庐山小学办学期间临时搬迁过两次,但最终还是搬回原校址,一直沿续至今,成为庐山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